被告缺席庭审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5-07-08上海刑事案件律师
被告缺席庭审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当被告被合法传唤后无正当理由不出席庭审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允许人民法院继续审理案件,并依据已有的材料做出裁决。对于刑事案件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类似的原则,即即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缺席,只要程序合法、证据充分,司法机关仍可依法定罪量刑。此外,在特定情况下,如被告故意逃避审判等行为,还可能会被视为妨碍司法公正而受到额外处罚。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刑事被告是否有辩护?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刑事被告享有辩护权。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以维护司法公正。辩护权是被告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无论是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还是审判阶段,被告人都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律师为其辩护。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无论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被告缺席庭审并不意味着案件将被终止处理;相反,这可能导致对其不利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缺席判决及其他相关法律责任建议所有涉案方积极应对法律程序,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