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诈骗与传统敲诈勒索在法律上区别?
2025-09-11上海刑事案件律师
短信诈骗与传统敲诈勒索在法律上区别?
短信诈骗通常是指通过发送虚假信息或链接等方式诱导受害者转账汇款等行为;而传统敲诈勒索则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迫使他人交出财物的行为。两者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但在具体表现形式及所触犯的法律条款上存在明显差异。
短信诈骗更多地涉及到网络空间内的欺骗行为,其特点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作为犯罪工具;
传统敲诈勒索则往往伴随着直接的人身威胁或者损害财物安全的情况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受害者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害者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主要取决于具体案件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现行法律框架,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痛苦,那么受害人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获得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尽管短信诈骗与传统敲诈勒索都属于侵害财产权益的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正确区分这两种行为对于准确适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公众能够提高警惕,避免成为此类犯罪活动的受害者。同时提醒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