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刑事案件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文集> 对非执行职务期间警察实施攻击?

对非执行职务期间警察实施攻击?

2025-10-09上海刑事案件律师

对非执行职务期间警察实施攻击?

当警察不在执行公务时,其身份依然受到法律保护。如果有人在此期间对其实施了攻击,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例如,如果攻击导致轻微伤或以上后果,则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关于故意伤害的规定;若攻击行为旨在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即使是在非正式场合),也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所规定的妨害公务罪。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还需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考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误伤警察与故意袭击有何区别?

误伤警察与故意袭击在法律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对后果的认识和预见上。如果行为人没有伤害警察的故意,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了警察受伤,则可能构成过失犯罪;反之,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警察受到伤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则属于故意犯罪。在具体案件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行为性质。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无论警察是否处于执行职务状态,对其实施任何形式的攻击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公众应当尊重法律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2025 上海刑事案件律师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